【蘇軒醫師】子宮內膜增生怎麼辦?精準診斷就靠子宮鏡切片
民眾:「醫生說我超音波下子宮內膜很厚,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,我該怎麼辦?」
看門診時常常會被病人問到這個問題,有時候說明了半天,民眾還是一知半解,頭上冒出三個問號。到底子宮內膜增厚跟增生有關聯嗎?
先說結論:
子宮內膜增生經常合併異常出血,如果沒有異常出血,幾乎不用擔心;反之如果您有反覆的非經期出血,務必做進一步檢查。
重點一:超音波無法告訴你子宮內膜是否增生
要知道「超音波下子宮內膜厚」這是一個超音波檢查的描述,就像「我看你好像有點胖」一樣,不是一種疾病診斷。「子宮內膜增生」才是一個疾病診斷,它需要切下子宮內膜組織,並且拿到顯微鏡下檢查才能判定。
所以,重點一:
超音波無法告訴你子宮內膜是否增生。
超音波無法告訴你子宮內膜是否增生。
超音波無法告訴你子宮內膜是否增生。
什麼是子宮內膜增生呢?醫學上,子宮內膜增生(endometrial hyperplasia)是指在顯微鏡下,「子宮內膜細胞」在一個切片區間裡,數量變多、變密、甚至形狀型態上有變異。簡單來說,就是指子宮內膜組織中,塞滿內膜細胞,甚至發生細胞病變,讓整個組織變緻密了。
這跟子宮內膜厚、薄不能同一而論;子宮內膜增厚的意思,純粹是增厚,跟有沒有變緻密、增生,往往沒有很直接的關係。月經快來的前幾天,子宮內膜本來就會增厚,跟內膜增生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重點二:「子宮內膜增厚」與「子宮內膜增生」八竿子打不關係
「子宮內膜增厚」與「子宮內膜增生」,一個是鳳梨、一個是水梨,差一個字差了十萬八千里,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!
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子宮內膜增厚還是增生?一般來說,子宮內膜增生都會有異常的非經期出血,所以如果您從來都沒有非經期出血,但超音波下看到內膜增厚,放心,這幾乎跟子宮內膜增生沒有什麼關係;但是如果您有反覆非經期出血,務必要至醫院檢查,看看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。
也就是說,若沒有異常出血,單純只是超音波下看見內膜增厚,就不要自己恐嚇自己了。三個月後,當月月經排乾淨時,再去照一次超音波,通常就不會再看到內膜增厚了。
我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?怎麼辦
如果您有反覆非經期出血,務必要來醫院檢查。
這邊再複習一次重點一:
超音波無法告訴你子宮內膜是否增生
超音波檢查只能看厚度,在學理上,子宮內膜增生是指密度增加,而非單純厚度增加,所以只看超音波意義不大,常常是杯弓蛇影,假警報。嚇死寶寶而已。
那該做什麼檢查呢?建議做子宮鏡檢查。子宮鏡下能直接看見內膜組織,沒有增生的子宮內膜儘管它很厚,但還是呈現有點半透明狀態。如果看到這樣的子宮內膜,即便很厚也沒問題,不會是內膜增生。
真正的子宮內膜增生,因為子宮鏡下看到的子宮內膜組織變得緻密、不再是半透明狀態,跟內膜增厚相比,就好像玻璃杯跟馬克杯的差別,醫生便能在子宮鏡下分辨出來,也能看出子宮內膜血管的長相變化,這是超音波無法判讀出來的。在子宮鏡下,即使大部分的子宮內膜都是薄的,只要局部有增厚、變得緻密、甚至血管型態改變,醫生就會懷疑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的病變,這時再在子宮鏡下直接切片,才能精準切到可能病變的病灶。
因此再三強調,
厚薄不是問題,組織密度、內膜及血管的型態反而更重要。
根據以上的學理考考你,若你在超音波下看到子宮內膜增厚,要去做子宮內膜搔刮嗎?
好像要噢?才能幫助診斷?
當然不要!
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在被刮什麼?而且到底有沒有需要被刮,還是個問題。
現在的趨勢是精準醫療,極需要做切片的狀況才去做「精準的」子宮鏡下切片,絕對不是盲目的子宮內膜搔刮術。
重點三:要判斷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,非切片檢查不可
要精準的確定是否有子宮內膜增生,必須在子宮鏡下把懷疑的組織做切片,不是沒有看到就先刮再說,你怎麼知道你刮到了什麼、有沒有刮準!?就連刮刮樂也要對準、看清楚才知道有沒有中獎啊!
假設以上醫師的苦口婆心你聽進去了,你就會想問「子宮鏡該怎麼切片呢?」
一般的作法,是直接用切片夾在子宮鏡下夾組織送切片,這適用於目視下就很明顯的病灶。但有些組織是目視下無法100%精準判斷的「嫌疑犯」,這時候就必須麻醉、進手術房,做子宮鏡內膜切除手術,在子宮鏡下精準而且完整地切下大範圍內所有懷疑的病灶,送顯微鏡下病理檢查,才不會不知道自己在刮什麼、切什麼,白走一遭。